前言
最近2周没事,所以研究了一下openstack,主要研究dev与folsom版本,还没有等我熟悉就又有python的运维管理项目,所以为了怕以后忘记,就先简单的做了一个模块化安装openstack的dev与folsom的control端的安装脚本,分析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多提已经。
本文主要是参考陈沙克的博客()与一键部署安装OpenStack云计算平台(),大家可以去他们的网站看看。
关于脚本的内容,由于内容过多,在博客里无法在一个页面里展示,所以就上传到附件里,大家可以查看附件,脚本里都有英文的注释。
本脚本里有6个模块,分别为:
1、安装openstack的dev版本control端的install_dev_control;
2、安装openstack的dev版本compute端的install_dev_compute;
3、删除openstack的dev版本的install_dev_control_delete;
4、删除openstack的dev版本的install_dev_compute_delete;
5、安装openstack的folsom版本的control端的install_folsom_control;
6、删除openstack的folsom版本的control端的install_folsom_control_delete。
下面的文章会有专门的实例与图片来为大家展示脚本的具体操作与相应结果展示。
下面我的文章结构:
一、安装openstack的dev版本control端
二、安装dev版本的compute端
三、删除dev版本的openstack所有服务
四、删除dev版本的compute端
五、安装openstack的folsom版本的control端
六、删除folsom的control端
一、安装openstack的dev版本control端
1、先把install_openstack.sh脚本上传到服务器里,我上传的服务器目录为/root里,然后给予755权限;
2、使用install_dev来安装openstack的dev版本的control端
3、安装过程的日志如下:
上面日志里的带###***###字样的是将要进行的操作,而绿色字体代表完成操作,红色字体代表操作失败,在创建完成虚拟机与dashobard的时候都有登录的提示。
同时还有你安装过程的时间通知,方便你掌握自己的部署时间掌握(比如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看看电影是个不错的选择)
BTW:为什么我安装花费了88分钟,原因是我在家里测试,家里是4m共享的网络,跟我同住的哥们一直在使用qvod,所以我安装的时间花了这样长,一般部署一下的时间大约10-15左右。
注意:如果你想查看详细的日志,你可以使用sed -i 's#&>>/dev/null##g' install_openstack.sh
这样能查看详细的日志情况,便于排查错误,建议大家在第一次安装的时候,使用这样安装。
下面是dashobard的dev版本的截图(建议大家使用谷歌的浏览器,这个浏览器在登录dashobard的时候,能查看更完整的界面)
先看一下overview界面,由于我什么都没有,所以是空的
实例界面,已经有个test1的虚拟机了,状态为error的原因是我的测试机器不支持虚拟化,也就是kvm-ok显示为
镜像就2个,分别是ubuntu与cirros
安全方面就有我刚才创建的oskey密钥
其他的就不多介绍了
二、安装dev版本的compute端
1、使用install_dev_compute模块安装
请记住,在安装compute的时候,nova的配置文件是从control端复制的,所以你在运行install_dev_compute模块的时候,需要输入control端的密码,所以不能在后头运行,除非你在compute端与control端口做了ssh信任,否则就需要手动输入密码。
2、查看结果
可以发现已经安装成功。
三、删除dev版本的openstack所有服务
有的时候为了测试需要或者你安装错误的时候,需要删除openstack,所以我提供了一个删除dev版本的删除模块
1、先查看本机是否安装了openstack,我选择查看虚拟机
可以看到安装了虚拟机,也就是说安装了openstack
现在在查看openstack的版本
是dev版本的
2、现在开始使用install_dev_delete模块删除dev版本的openstack
可以看到删除完成,下面让我们测试一下
可以看到以上的软件都是删除了,也就代表dev版本的openstack删除成功。
四、删除dev版本的compute端
1、使用install_dev_compute_delete
2、检查是否删除成功
在compute端
可以发现已经删除
在control端
也已经删除。
五、安装openstack的folsom版本的control端
注意:在进行模块化安装openstack的folsom版本的wlan模式的时候,对于cinder安装完成后,需要单独划个分区给cinder使用,所以你安装的机器里应该有一个单独的硬盘分区,下面是我的分区情况。
可以看出我的/dev/sda是个系统在使用,而/dev/sdb这个8g的分区还没有使用。这个分区就划分给cinder使用了。
在脚本里你如果想自动化安装,那么就需要在脚本里修改这个部分,把/dev/sdb这个分区换成你自己的分区。
现在开始安装,先把install_openstack.sh脚本上传到系统里,我上传的目录是root,然后给予755权限,最后选择安装install_folsom_control模块来安装openstack的F版本的control端。
下面是日志的截图
可以看到截图里的It is correct!是绿色的,这代表上面的操作是正确的。
我们可以通过验收来区分志气的操作是否正确的执行。
而且还可以通过日志知道你的登录地址与密码,以及脚本运行的时间,能更方便你掌握安装的时间。